上海证券交易所服务热线:400-8888-400 APP下载 微博微信 English

      展开导航菜单
      上交所发布
      上交所移动App

        

      《证券法苑》内幕交易、操纵市场民事赔偿制度专题征稿启事

        内幕交易、操纵市场民事赔偿制度是证券法实施中的难点问题,也是司法实践中一块“硬骨头”。为进一步落实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要求,推动各界深入研究内幕交易、操纵市场民事赔偿制度中的重难点问题,《证券法苑》(CSSCI来源集刊)设立内幕交易、操纵市场民事赔偿制度专题,面向海内外理论界、实务界的专家学者诚征佳作,并将择优刊出。现就征稿相关事项说明如下。

        一、选题范围

        内幕交易、操纵市场与虚假陈述都是典型的证券侵权行为。但是内幕交易、操纵市场与虚假陈述行为的追责逻辑各有异同,内幕交易、操纵市场民事赔偿的基本法理、构成要件和实施路径有待进一步甄别讨论。建议以内幕交易、操纵市场民事赔偿制度为主题,采用比较研究、实证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充分、深入的研究论证。参考选题方向和选题说明如下(可不受此限):

        (一)民事赔偿责任制度适用范围

        2019年修订的《证券法》完善了内幕信息和操纵行为的类型,进一步强调了内幕交易、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操纵市场的民事赔偿责任,但并未作出进一步细化规定。除法律规定的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类型外,境内外市场出现了哪些新型的违规行为,内幕信息与重大事件是何种关系,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行为是否应比照内幕交易建立相应的民事赔偿制度。操纵市场是否限于二级市场交易违法行为,操纵一级市场公开发行价格可否适用相关责任制度。证券市场做市交易、做空交易、未通过公开市场的定向增发、大宗交易、协议交易中的违规行为如何承担民事责任。涉及银行间市场债券交易或者期货和衍生品交易的跨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如何适用。

        (二)民事赔偿责任制度基础理论

        与虚假陈述相比,内幕交易有无产生扭曲市场或交易偏离的效果,内幕交易者是否存在市场欺诈,公众投资者与内幕信息交易者之间是否存在交易信赖。为维护整体公平交易的法益,证券内幕交易民事赔偿的计算方式,应以惩罚被告为原则还是以填补原告损失为基础,司法解释能否设置惩罚性的损失计算方法。

        操纵证券市场者通过交易策略影响特定证券的市场价格,从而误导或者扭曲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与虚假陈述行为是否具有相同的欺诈本质。对于公开市场中的操纵行为,是否当然适用欺诈市场理论、推定存在信赖关系并适用损失填补规则。如何在内幕交易及市场操纵民事案例中落实《证券法》关于民事赔偿责任优先的规定,确立体系化、机制性的证券民事赔偿“先赔后缴”原则。

        (三)民事赔偿责任主体及分配规则问题

        民事责任分配原则与当事人行为和角色作用等密切关联。内幕交易中的内幕信息知情人是对公司负有信义义务或保密义务的内部和外部人士,但多层传递型内幕交易的违法责任主体范围如何确定;内幕信息接收者责任是否以内幕知情人的责任为先决条件;与内幕交易“同期”反向交易人应当如何确定。除直接实施操纵行为者外,帮助、教唆、实质性协助操纵市场的行为是否承担同等民事责任,如何区分主犯与从犯的责任。

        (四)违法行为证明及主观过错认定问题

        内幕交易方面,在无法判断内幕信息知情人通过泄露内幕信息获得“直接或间接的个人利益”时,如何建立个人利益测试规则;仅存在过失的内幕信息泄露者是否构成违法,如何认定内幕信息泄露者具有背离普通注意标准的重大过失。操纵市场方面,是否应将“操纵”解释为“故意”而不包含“过失”;如能证明自己善意或者不知情,是否可以减轻或免除责任;在程序化交易等情形下,风控体系缺漏可能产生大量成交订单并显著影响交易价量,此时应如何认定主观过错状态。另外,信息型操纵与虚假陈述行为竞合时,应当如何追究违法责任。

        (五)民事赔偿责任制度的因果关系问题

        内幕交易、操纵市场民事赔偿是否也要适用双重因果关系,与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有何不同。内幕交易、操纵市场民事赔偿中因果关系是否也要建立一定的推定原则,如投资者在操纵行为影响期间内实施交易,是否就推定存在交易因果关系。因果关系确立有哪些除外情形,如信息型操纵中投资者在虚假信息披露后再交易标的证券、内幕交易中内幕信息已经泄露并影响了证券价格等是否属于阻却情况。

        (六)民事赔偿责任的损失确认问题

        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的损失计算是否应当与虚假陈述保持一致,是否需要双向轧差计算损失,需要扣除哪些系统风险因素。在适用损失填补规则情形中,如何确定真实市场价格,鼓励对金融工具定价、金融模型开发提供跨学科的实证研究。同时,就法院依职权或当事人依申请委托第三方机构提供审判核定方法,如何进一步明确其合法性,并提升其合理性与规范性。

        二、截稿时间

        2023年10月31日。

        三、投稿要求

        1.论文应当立论科学、论据充足、论证严密、层次清晰、语言流畅,建议针对上述主题做“小而精”、切勿“大而全”的论述,尤其欢迎贴近市场脉搏、具有学术深度和实践应用价值的文章。稿件篇幅以1.5万字左右为宜,特别优秀稿件不限。

        2.投稿请发送至zqfy@sse.com.cn。所有投稿应符合国家著作权法相关规定、公认学术规范和本刊《编辑体例》要求(详见上交所官方网站http://www.sse.com.cn/“关于”/“刊物”/“证券法苑”栏目或《证券法苑》图书)。

        3.本刊实行匿名审稿制度,请将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单位、学位、职称、研究成果等)、通讯方式(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等)和基金项目等信息,另页单独注明,正文中不要出现任何个人信息。

        4.本刊编辑部对拟用稿件有权修改、精简或者删减。所刊文章,均不代表上海证券交易所观点,文责由作者自负。除作者特别说明外,其文章均为其个人观点,与其所在单位、职务无关。

        5.向本刊投稿即视为授权本刊将稿件纳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及CNKI系列数据库、“北大法宝”(北大法律信息网)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本刊确定的学术资源数据库以及本所官方网站,本刊支付给作者的稿酬已包含上述数据库著作权使用费。如有异议,请来稿时注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6.联系人:

        上海证券交易所法律事务部

        宋 澜  电话:021-68602679;

        姜沅伯  电话:021-68602370。